
中国女排在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中,主力副攻王媛媛频频打丢关键分,引发了外界对她能否在硬战中发挥作用的质疑。作为中国女排主力副攻,这样的表现着实令人费解。
回忆起曾经效力于中国女排的两位出色副攻——薛明和马蕴雯,它们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09年至12年间,她们与巴西队的世界级副攻法比亚娜、塔伊萨展开激烈较量,毫不逊色。
薛明的心理素质出色且灵活,相比之下要强过王媛媛是理所当然的。而马蕴雯同样拥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在副攻位置上,爆发力无疑是关键,薛明和马蕴雯的爆发力远超如今许多国家队的副攻。
薛明在巅峰时期常常在与巴西、美国的比赛中贡献20多分,轻松完成5次、6次的拦网。尽管曾有人认为她的进攻只能局限在3号位,但实际上她在2号位的表现同样卓越,与现今的“弹棉花”式副攻截然不同。
展开剩余55%在2010年的世锦赛上,即便手指骨折、腿受伤,薛明仍以拦网第二的成绩傲视群雄。而如今的副攻们甚至连触球的机会都没有,拦网次数不及一半,因为根本碰不到球,致使漏球频发。
薛明自07年开始就是中国女排的首发队员,但在08年奥运会上被马蕴雯顶替首发位置,9年再度回归首发并取得显著战绩,但从2010年开始则急速下滑,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仅仅持续了短短2年。与她的前辈和后辈相比,的确有差距,但若以巅峰状态对比王媛媛的话,可谓更胜一筹,尤其在国际正式比赛中,薛明单场可以轻松得分30分以上。
薛明在巅峰期非常强大,进攻火力十足,常被部署为主攻手,虽然拦网印象不深刻,但攻击印象却深远,掌握着不少进攻权。
说到马蕴雯,她在面对巴西、意大利、日本以及塞尔维亚等队伍时表现要比王媛媛好得多。回顾2010年的世锦赛、2011年的世界杯以及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若没有马蕴雯,中国女排对巴西、美国团队也许早已败局已定。那时候,她的背飞动作更是制胜利器。而现在呢?
在伦敦周期里,其他球队清楚地知道中国女排的副攻位置稳健而主攻位置或许稍显不足,马蕴雯的背飞几乎成为了无解之谜,根本拦阻不住。
回顾马蕴雯的数据:北京奥运会时排名第四的拦网手,2010年世锦赛时名列拦网第六,扣球成功率居次席。而如今的中国女排几乎看不到类似马蕴雯那样的背飞动作了!
纵然马蕴雯的背飞技术略显单一,但她却长期担任中国女排的得分点之一,国家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副攻了!此外,马蕴雯的定点拦网表现也堪称不俗,但移动拦网则稍逊一筹,毕竟膝盖的状况并不理想。
遗憾的是,背飞曾经是中国女排压箱底的利器,如今却几近失传,转变成欧美强队的突破手段。
发布于:广东省锦鲤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